本科生教育

地下水科学工程

新葡萄8883官网AMG   ⁄   本科生教育   ⁄   教学大纲   ⁄   地下水科学工程   ⁄   正文
《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》教学大纲
作者:管理员 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16-05-19

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

课程编码:21A42027 学分:2.0 课程类别:专业基础课(必修课)

计划学时:32 其中讲课:32 实验或实践:0 上机:0

适用专业:地下水科学与工程

推荐教材:田明中著,《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》,地质出版社,2009年。

参考书目:曹伯勋著,《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》,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,1999年。

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

本课程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。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与多种实践活动(如矿产、地下水、工程基础与工程灾害等)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基本知识的同时,对第四纪自然环境的主要方面(如气候变化、海平面变化、动植物群的演变与人类发展和新构造运动等)的情况有一定程度地了解,以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研究的意识与能力。

课程的基本要求

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,能够运用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作方法,分析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的发展演化、第四纪环境变迁和新构造运动,解决城乡规划、环境工程、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遇到的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的基础问题。

各章节授课内容、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(含课内实验)

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:2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 主要讲述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基本概念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,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基本概念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概念

第二节 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研究对象、任务和内容

第二章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问题 建议学时:4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 掌握划分第四纪下限的依据、气候旋回。地貌形态及其研究方法;地貌的成因问题;地貌年代确定方法;地貌发展理论;中国及全球地貌特征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地貌的形成发展与演化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问题

第二节 地貌学的基本问题

第三章 风化壳、斜坡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 建议学时:2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 掌握风化壳类型、风化壳、土壤、重力作用或块体运动概念,了解风化作用与生产建设的关系,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特征;熟悉崩塌、滑坡、错落及蠕动的地形,滑坡地貌特征、成因、类型及其发育阶段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重力作用的分类及滑坡要素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风化作用与风化壳

第二节 斜坡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

第四章 陆地流水地貌及沉积物 建议学时:6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了解地表流水的成因和特征,掌握主要的流水地质作用特点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,地表流水与资源利用的关系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主要的流水地质作用特点及其形成的地貌类型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地面流水地貌及沉积物

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建议学时:2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掌握主要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特征,形成过程及机理,了解岩溶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方法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的特征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地下水及岩溶作用

第二节 岩溶地貌及堆积物

第六章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建议学时:4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掌握冰川冰的形成及运动特征,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的类型,冰川剥蚀地貌的类型及特征。冰川堆积地貌的类型及特征,冰碛物的形成环境、分类及其特征。冰水堆积物、堆积地貌以及形成条件。冻土及其结构和分类,冻融作用与冻土地貌形成过程,冻土地貌的分类、特征及其形成条件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冰川堆积地貌的类型及特征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冰川地貌及堆积物

第二节 冻土地貌及堆积物

第七章 风力地貌及堆积物 建议学时:4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掌握风沙流及其特征,风力作用及其类型,风蚀地貌的类型及其发育特征,风积地貌的类型、特征及其发育条件。干旱地区的荒漠类型。黄土及其分布、厚度、岩性、结构等特征,黄土的成因理论。黄土的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风积地貌的类型、特征及其发育条件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风力地貌及堆积物

第八章 海岸海底地貌、海洋沉积物及海平面波动 建议学时:4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掌握海洋环境分带及其特征,海岸及其分类和演化,海岸带的侵蚀地貌、堆积地貌及沉积物的形成过程及特征。海底地貌类型及特征,海底沉积物的类型。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及其标志,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历史,海平面波动的原因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第四纪海平面波动历史,海平面波动的原因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海岸地貌及堆积物

第二节 海底地貌及沉积物

第三节 第四纪海平面波动

第九章 第四纪气候变迁及其动力机制 建议学时:4

[教学目的与要求]掌握指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标志主要有生物、岩石、地貌、地球化学、同位素地球化学、矿物、土壤、磁化率等。这些标志有的作为定性标志,有的可作为定量标志。概述了早更新世、中更新世、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气候波动特征,不同地区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划分。第四纪气候波动的影响因子包括天文、地球和人为三大因素,其中地球三个轨道参数对第四纪气候变化影响最为重要。

[教学重点与难点] 地球三个轨道参数对第四纪气候变化影响。

[授 课 方 法] 以课堂讲授为主,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。

[授 课 内 容]

第一节 第四纪气候波动的标志

第二节 第四纪气候波动特征

第三节 第四纪冰川发育史

撰稿人:赵强 审核人:桑国庆

上一条:《大学计算机》教学大纲

下一条:《专业基础综合实习》教学大纲